木 桶 的 容 量
管理学中有个木桶原理:一个木桶由许多块木板组成,如果组成木桶的这些木板长短不一,那么这个木桶的最大容量不取决于长的木板,而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
一个企业好比一个大木桶,除非这个企业人浮于事,否则每一个员工都是组成这个大木桶的不可缺少的一块木板。这个企业的最大竞争力往往不只取决于某几个人的超群和突出,更取决于它的整体状况,取决于它是否存在某些突出的薄弱环节。
而员工则好比是木桶的桶底,这个桶底是由员工的人文素养及他所掌握的各项专业知识和技能构成的。如果桶底不是坚固无缺的,那么当木桶的容量随着木板的加长而增大到一定程度时,桶底便开始泄露,严重的情况下桶底会开裂甚至会脱落而令木桶整个崩溃。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力资源优势正在替代传统的物质资源优势,“以人为本”已逐渐成为企业的共识,人文因素对企业的经营管理和整体竞争力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企业员工,特别是企业中高层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越来越需要具备必要的人文素养。可由于我国文理分科以及应试教育的缺陷,经我国教育体制培养出来的大多数人的桶底是薄弱的。传统学历教育没有给我们造就一个好的桶底,那么企业就很有必要在企业员工培训时补上这一课。
企业的“木桶”容量要增大,员工的培训就必不可少。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能让团队不间断地学习,就是一个好的领导者。
长远来看,唯一能持久的竞争优势,就是你的组织有能力比对手学习得更快。没有一种外力能抢走你这个优势。任何人想模仿你,在他们模仿中,你又超越他一大步了。
太 宗 忘 事
要治理好天下,必须要有雅量。比如宋太宗,在这方面表现得就很突出。《宋史》记载,有一天,宋太宗在北陪园与两个重臣一起喝酒,边喝边聊,两臣喝醉了,竟在皇帝面前相互比起功劳来,他们越比越来劲,干脆斗起嘴来,完全忘了在皇帝面前应有的君臣礼节。侍卫在旁看着实在不像话,便奏请宋太宗,要将这两人抓起来送吏部治罪。宋太宗没有同意只是草草撤了酒宴,派人分别把他俩送回了家。第二天上午他俩都从沉醉中醒来,想起昨天的事,惶恐万分,连忙进宫请罪。宋太宗看着他们战战兢兢的样子,便轻描淡写地说:“昨天我也喝醉了,记不起这件事了。”
宽容是一个老板的美德。
现代的领导,都难免遇到下属冲撞自己、对自己不尊的时候,学学宋太宗,既不处罚,也不表态,装装糊涂,行行宽容。这样做,既体现了领导的仁厚,更展现了领导的睿智,不失领导的尊严,而又保全了下属的面子。以后,上下相处也不会尴尬,你的部署更会为你倾犬马之劳。
对于一个企业,领导者的心胸宽广能容纳百川。但宽容并不等于是做“好好先生”,不得罪人,而是设身处地地替下属着想,这样的老板不是父母官,也称得上是一个修养颇高的领导者。
优秀的管理人员会尽量避免说不,以免伤害对方。他们不采取任何行动,希望问题会自动消失。但是,他们也绝不会说不敢面对问题或向员工投降。
巨 鹿 决 战
秦朝末年,天下纷乱,军阀为了不同的利益相互混战,其中,项羽的破釜沉舟巨鹿大战至今人们引以传诵。
当时,赵王歇被秦军围困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请求楚怀王救援。而秦军强大,几乎没人敢前去迎战。项羽为报秦军杀父之仇主动请缨,楚怀王封项羽为上将军。
项羽先派都将英有、蒲将军率领两万人做先锋,渡过湾水,切断秦军运粮通道。然后,项羽率领主力渡河。渡过了河,项羽命令将士,每人带三天的干粮,把军队里做饭的锅碗全砸了,把渡河的船只全部凿沉,连营帐都烧了,并对将士们说:“咱们这次打仗,有进无退,三天之内,一定要把秦兵打退。”
项羽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勇气,对将士起了很大的鼓舞作用。楚军把秦军的军队包围起来,个个士气振奋,越打越勇。一个人抵得上十个秦兵,十个就可以抵上一百。经过九次激烈战斗,活捉了秦军首领王离,其他的秦军将士有被杀的,也有逃走的,围困巨鹿的秦军就这样瓦解了。
成功时刻,鲜花美酒,这样的领导者当然好作,可是一个人,一个公司在发展的过程不可能总是与顺利相伴。世界上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大多经历过非常多的痛苦与磨难,甚至有的人一辈子都在与失败为伍,只是到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才取得事业上的伟大成就。
没错,在成功的时候,下属都看到前面繁花似锦,你可以一呼百应,可是当团队遭遇失败挫折的时候,你要怎样才能保持现在这种一呼百应的良好领导局面呢?决定因素有很多,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整个团队拧成一股绳,激励大家同仇敌忾,激发员工誓死一拼的决心、信心和勇气。
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凡事怕危险而畏道畏尾,则永无出人头地之日。唯有将自身的安全置之度外,勇于面对现实,方能使事业飞黄腾达。
天鹅、狗鱼和虾
有一次,天鹅、狗鱼和虾,一起想拉动一辆装东西的货车,三个家伙套上车索,拚命用力拉,可车子还是拉不动。
车上装的东西不算重,只是天鹅拼命向云里冲,虾尽是向后倒拖,狗鱼直向水里拉动。
究竟哪个错?哪个对?用不着我们多讲,只是车子还停留在老地方。
员工之间不协调,工作就施展不好,只会把事情弄糟,引起痛苦烦恼。领导者的智慧所在,即能妥善分配员工的工作,并协调他们之间的合作。
无论一个公司的金钱、机器和材料的总和多么强大,如果没一支愿意进行思考和清醒的人们组成的队伍可以使用,他们只不过是一堆不会产生成果的僵死物质。
V 型 飞 雁
大雁有一种合作的本能,它们飞行时都呈v型。这些雁飞行时定期变换领导者,因为为首的雁在前面开路,能帮助它两边的雁形成局部的真空。科学家发现,雁以这种形式飞行,要比单独飞行多出12%的距离。
合作可以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据统计,诺贝尔获奖项目中,因协作获奖的占三分之二以上。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
分工合作正成为一种企业中工作方式的潮流被更多的管理者所提倡,如果我们能把容易的事情变得简单,把简单的事情也变得很容易,我们做事的效率就会倍增合作,就是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的一个关键,世界正逐步向简单化、专业化、标准化发展,于是合作的方式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产物。
一个由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若干部分组成的整体,经过优化设计后,整体功能能够大于部分之和,产生1+1>2的效果。
小 宏 的 裤 子
小宏明天就要参加小学毕业典礼了,怎么也得精神点把这一美好时光留在记忆之中,于是他高高兴兴上街买了条裤子,可惜裤子长了两寸。吃晚饭的时候,趁奶奶、妈妈和嫂子都在场,小宏把裤子长两寸的问题说了一下,饭桌上大家都没有反应。饭后大家都去忙自己的事情,这件事情就没有再被提起。妈妈睡得比较晚,临睡前想起儿子明天要穿的裤子还长两寸,于是就悄悄地一个人把裤子剪好叠好放回原处。半夜里,狂风大作,窗户“哐”的一声关上把嫂子惊醒,猛然醒悟到小叔子裤子长两寸,自己辈分最小,怎么得也是自己去做了,于是披衣起床将裤子处理好才又安然入睡。老奶奶觉轻,每天一大早醒来给小孙子做早饭上学,趁水未开的时候也想起孙子的裤子长两寸,马上快刀斩乱麻。最后小宏只好穿着短四寸的裤子去参加毕业典礼了。
一个团队仅有良好的愿望和热情是不够的,要积极引导并靠明确的规则来分工协作,这样才能把大家的力量形成合力,管理一个项目如此,管理一个部门也是如此。
团队协作需要默契,但这种习惯是靠长期的日积月累来达成的,在协作初创起,还是要靠明确的约束和激励来养成,没有规则,不成方圆,冲天的干劲引导不好就欲速不达。
领导的权力不是指挥棒,而是杠杆。
通 天 塔
《圣经•旧约》上说,人类的祖先最初讲的是同一种语言。他们在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之间,发现了一块异常肥沃的土地,于是就在那里定居下来,修起城池,建造起了繁华的巴比伦城。后来,他们的日子越过越好,人们为自己的业绩感到骄傲,他们决定在巴比伦修一座通天的高塔,来传颂自己的赫赫威名,并作为集合全天下弟兄的标记,以免分散。因为大家语言相通,同心协力,阶梯式的通天塔修建得非常顺利,很快就高耸入云。上帝耶和华得知此事,立即从天国下凡视察。上帝一看,又惊又怒,因为上帝是不允许凡人达到自己的高度的。他看到人们这样统一强大,心想,人们讲同样的语言,就能建起这样的巨塔,日后还有什么办不成的事情呢?于是,上帝决定让人世间的语言发生混乱,使人们互相言语不通。
人们各自*起不同的语言,感情无法交流,思想很难统一,就难免出现互相猜疑,各执己见,争吵斗殴。这就是人类之间误解的开始。
修造工程因语言纷争而停止,人类的力量消失了,通天塔终于半途而废。
团队没有默契,不能发挥团队绩效,而团队没有交流沟通,也不可能达成共识。身为领导者,要能善用任何沟通的机会,甚至创造出更多的沟通途径,与成员充分交流。惟有领导者从自身做起,秉持对话的精神,有方法、有层次地激发员工发表意见与讨论,汇集经验与知识,才能凝聚团队共识。团队有共识,才能激发成员的力量,让成员心甘情愿地倾力打造企业的通天塔。
一个人在生命的路途上前进时,若不随时与同伴交流沟通,便会很快落伍。
选 择 越 多 越 好
有选择好,选择愈多愈好,这几乎成了人们生活中的常识。但是最近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共同进行的研究表明:选项愈多反而可能造成负面结果。科学家们曾经做了一系列实验,其中有一个让一组被测试者在6种巧克力中选择自己想买的,另外一组被测试者在30种巧克力选择。结果,后一组中有更多人感到所选的巧克力不大好吃,对自己的选择有点后悔。
另一个实验是在加州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个以食品种类繁多闻名的超市进行的。工作人员在超市里设置了两个吃摊,一个有6种口味,另一个有24种口味。结果显示有24种口味的摊位吸引的顾客较多:242位经过的客人中,60%会停下试吃;而260个经过6种口味的摊位的客人中,停下试吃的只有40%。不过最终的结果却是出乎意料:在有6种口味的摊位前停下的顾客30%都至少买了一瓶果酱,而在有24种口味摊们前的试吃者中只有3%的人购买东西。
太多的东西容易让人游移不定,拿不准主意,同理,对于管理者,太多的意见也会混淆视听。不要以为越多的人给出越多的意见就是好事,其实往往适得其反,由于每个人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给出意见的动机也不尽相同,所以太注重听取别人的意见很容易让自己拿不定主意。在征求意见之前,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坚定的信念,要明确最终的目的是什么,这样才能在众多的声音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找出最适合企业发展的金玉良言。
“伤人十指,不如断人一指”,把资源集中于适应市场机会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上,将产生更大的效益。相反,盲目地平均使用资源,盲目地多样化,犹如狗熊掰棒子,终将一无所得。
置 身 事 外
两个人争论、吵架,如有第三者在场,双方都会请他帮忙,或是请他评理。第三者在对峙的双方眼里,既是仲裁者,又盼望成为共同对敌的友军。这种现象,古今相同。
春秋战国时期,韩、赵两国发生战争,双方都派使者到魏国借兵,但魏文侯一口拒绝了。
两国使者没有完成任务,怏怏而归。当他们回国后,才知道魏文侯己分别派使者前来调停,劝告双方平息战火。韩、赵两国国君感激魏文侯化干戈为玉帛的情谊,都来向魏文侯致谢。韩、赵两国力量相仿,都不可能单独打败对方,因此都想借助强国魏国的力量。在这种情形下,魏国的行动直接关系到韩赵之战的胜负。魏文侯没有去介入两国之争,以第三者公平的立场加以调停,战争变成了和平,从而使魏国取得了三国关系中的主导地位。
由此可见,当双方相争时,第三者越是不介入,其地位越是重要,当他以置身事外的态度进行仲裁时,更能显示其权威性。
一个高层的管理者很多时候也需要一种置身事外的艺术。如果你手下的两个部门主任为了工作发生了争执,你已经明显感到其中一个是对的,而另一个错的,现在他们就在你的对面,要求你判定谁对谁错,你该怎么办?其实一个精明的头儿在这时候他不会直接说任何一个下属的不是。因为他们是为了工作发生的争执,而影响他们作出判断的因素有很多,不管对错,他们都是非常出色的人才。当面说一个手下的不是,不但会极大地挫伤他的积极性,让他在竞争对手面前抬不起头,甚至很可能你会因此失去一个得力助手,而得到表扬的那个下属会更加趾高气昂,也不利于你的管理。
学会了置身事外,你的管理水平当然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档次。
It is easier to get involved in something than it is to get out of it.涉入某件事比从该事脱身容易得多。
鲶 鱼 效 应
西班牙人爱吃沙丁鱼,但沙丁鱼非常娇贵,极不适应离开大海后的环境。当渔民们把刚捕捞上来的沙丁鱼放入鱼槽运回码头后,用不了多久沙丁鱼就会死去。而死掉的沙丁鱼味道不好销量也差,倘若抵港时沙丁鱼还存活着,鱼的卖价就要比死鱼高出若干倍。为延长沙丁鱼的活命期,渔民想方设法让鱼活着到达港口。后来渔民想出一个法子,将几条沙丁鱼的天敌鲶鱼放在运输容器里。因为鲶鱼是食肉鱼,放进鱼槽后,鲶鱼便会四处游动寻找小鱼吃。为了躲避天敌的吞食,沙丁鱼自然加速游动,从而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如此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
这在经济学上被称作“鲶鱼效应”。
其实用人亦然。一个公司,如果人员长期固定,就缺乏活力与新鲜感,容易产生惰性。尤其是一些老员工,工作时间长了就容易厌倦、疲惰、倚老卖老,因此有必要找些外来的“鲶鱼”加入公司,制造一些紧张气氛。当员工们看见自己的位置多了些“职业杀手”时,便会有种紧迫感,知道该加快步伐了,否则就会被Kill掉。这样一来,企业自然而然就生机勃勃了。
当压力存在时,为了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惧者必然会比其他人更用功,而越用功,跑得就越快。
适当的竞争犹如催化剂,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们体内的潜力。
肯德基的特殊顾客
美国肯德基国际公司的子公司遍布全球60多个国家,达9900多个。然而,肯德基国际公司在万里之外,又怎么能相信他的下属能循规蹈矩呢?
一次,上海肯德基有限公司收到了3份总公司寄来的鉴定书,对他们外滩快餐厅的工作质量分3次鉴定评分,分别为83、85、88分。公司中外方经理都为之瞠目结舌,这三个分数是怎么评定的?原来,肯德基国际公司雇佣、培训一批人,让他们佯装顾客潜入店内进行检查评分。
这些“特殊顾客”来无影,去无踪,这就使快餐厅经理、雇员时时感到某种压力,丝毫不敢疏忽。
很多企业,员工与老板经常打游击战。当老板在的时候,就装模做样,表现卖力,似乎是位再称职不过的员工了;而等老板前脚刚走,底下的人就在办公室里大闹天宫了。很多老板,会在这个时候杀个回马枪,嘿嘿,刚好逮个正着。不过,这样也不是个长期办法,老板也没有这么多精力去跟员工玩游击战,主要还是制度的确立。如果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让员工意识到,无论任何时候,都须一如既往地认真工作,那么,底下的员工就不会钻空子翘懒了。
人做一次自我检查容易,难就难在时时进行自我反省,时时给自己一点压力,一点提醒。公司管理者就需要充当这个提醒者,时时给他们一点压力,一点动力,以保持员工不懈的进取心。
经理的最大考验不在于经理的工作成效,而在于经理不在时员工的工作时效。
敞开式办公室
美国惠普公司创造了一种独特的“周游式管理办法”,鼓励部门负责人深入基层,直接接触广大职工。
为此目的,惠普公司的办公室布局采用美国少见的“敞开式大房间”,即全体人员都在一间敞厅中办公,各部门之间只有矮屏分隔,除少量会议室、会客室外,无论哪级领导都不设单独的办公室,同时不称头衔,即使对董事长也直呼其名。这样有利于上下左右通气,创造无拘束和合作的气氛。
单打独斗、个人英雄的闭门造车工作方式在现今社会是越来越不可取了,反而团队的分工合作方式正逐渐被各企业认同。管理中打破各级各部门之间无形的隔阂,促进相互之间融洽、协作的工作氛围是提高工作效率的良方。
不要在工作中人为地设置屏障分隔,敞开办公室的门,制造平等的气氛,同时也敞开了彼此合作与心灵沟通的门。
对一个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一点是营造一个快乐,进步的环境:在管理的架构和同事之间,可以上下公开、自由自在、诚实地沟通。
团 队 绩 效
黑熊和棕熊喜食蜂蜜,都以养蜂为生。它们各有一个蜂箱,养着同样多的蜜蜂。有一天,它们决定比赛看谁的蜜蜂产的蜜多。
黑熊想,蜜的产量取决于蜜蜂每天对花的“访问量”。于是它买来了一套昂贵的测量蜜蜂访问量的绩效管理系统。在它看来,蜜蜂所接触的花的数量就是其工作量。每过完一个季度,黑熊就公布每只蜜蜂的工作量;同时,黑熊还设立了奖项,奖励访问量最高的蜜蜂。但它从不告诉蜜蜂们它是在与棕熊比赛,它只是让它的蜜蜂比赛访问量。
棕熊与黑熊想得不一样。它认为蜜蜂能产多少蜜,关键在于它们每天采回多少花蜜--花蜜越多,酿的蜂蜜也越多。于是它直截了当告诉众蜜蜂:它在和黑熊比赛看谁产的蜜多。它花了不多的钱买了一套绩效管理系统,测量每只蜜蜂每天采回花蜜的数量和整个蜂箱每天酿出蜂蜜的数量,并把测量结果张榜公布。它也设立了一套奖励制度,重奖当月采花蜜最多的蜜蜂。如果一个月的蜜蜂总产量高于上个月,那么所有蜜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奖励。
一年过去了,两只熊查看比赛结果,黑熊的蜂蜜不及棕熊的一半。
黑熊的评估体系很精确,但它评估的绩效与最终的绩效并不直接相关。黑熊的蜜蜂为尽可能提高访问量,都不采太多的花蜜,因为采的花蜜越多,飞起来就越慢,每天的访问量就越少。另外,黑熊本来是为了让蜜蜂搜集更多的信息才让它们竞争,由于奖励范围太小,为搜集更多信息的竞争变成了相互封锁信息。蜜蜂之间竞争的压力太大,一只蜜蜂即使获得了很有价值的信息,比如某个地方有一片巨大的槐树林,它也不愿将此信息与其他蜜蜂分享。
而棕熊的蜜蜂则不一样,因为它不限于奖励一只蜜蜂,为了采集到更多的花蜜,蜜蜂相互合作,嗅觉灵敏、飞得快的蜜蜂负责打探哪儿的花最多最好,然后回来告诉力气大的蜜蜂一齐到那儿去采集花蜜,剩下的蜜蜂负责贮存采集回的花蜜,将其酿成蜂蜜。虽然采集花蜜多的能得到最多的奖励,但其他蜜蜂也能捞到部分好处,因此蜜蜂之间远没有到人人自危相互拆台的地步。
激励是手段,激励员工之间竞争固然必要,但相比之下,激发起所有员工的团队精神尤显突出。
绩效评估是专注于活动,还是专注于最终成果,管理者须细细思量。
由于乐队指挥者的指挥才能不同,乐队也会作出不同的反响:或者演奏得杂乱无章,或者表现出激情与才华。
各 就 各 位
某知名作家去报社办报,结果没几天自己便主动辞职。这并不是说他没有能力写稿子,而是他的确不懂怎样把报纸办得令读者叫好,他自己也感觉比写小说还累。于是,作家继续拿起他的笔写小说。
老板在用人上同样会遇上像作家这样的人才,他们的确是那类很优秀很出众的人才,只是由于他们对某些事务或某类工作不熟悉,*作起来不仅显得吃力,也显得被动。有的人适合搞科研,有的人适合做管理,有的人喜欢习文,有的人酷爱练武。一个优秀的领导,应该清楚地了解其下属的所长,让他们各就各位,各司其能。
如同那位作家,报纸没办好,即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也为报纸带来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在这种情况下,老板最理智的办法:就是让这个人回到他该去的地方,做他应该做得好的事情。即使把这个得意之才留下来,也只能是陪了夫人又折兵,不值得。
作为一个管理者,你必须十分明白全体的工作目标,了解团体的需要,并明白个人的工作情形,在适当的时候,做出明确果断的决定,不可受任何人情因素的蒙蔽,如此方能成功。